原标题:农民增收,防疫复产两手抓(**小康,“三农”怎么干②)
核心阅读
当前,保持农民增收的势头不减弱,必须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拓宽农民增收多元渠道,让农民群众在**小康之年腰包更鼓,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种养收入怎么增?
千方百计畅销路,让农产品运得出、卖得好
“耙耙柑就要卖完了!”四川丹棱县淑乡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国全终于喜笑颜开,“每斤5.3元,没想到价格比去年还高,今年挣了10多万元。”
不久前,黄国全还忧心忡忡。正月里,上万斤耙耙柑挂在枝头,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外地收购商迟迟不现身。
“老黄,今年不会赔了吧?”社员们纷纷来打听。这几年,黄国全带着300多户果农,发展耙耙柑、“不知火”晚熟柑橘,行情一直不错,一亩果园能挣2万多元。“今年又是丰收年,大伙儿盼着能卖个好价呢,这可怎么办?”
柑橘是丹棱县富农支柱产业,8万果农种了16万亩柑橘。为了解决卖难,县里打出组合拳,让柑橘有人采、有人收、运得出。成立采果队、包装队、运输队,开辟绿色通道,积极联系各地客商。目前全县柑橘销售进入收尾阶段。
农产品一头连着居民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,另一头连着村民的“钱袋子”。疫情发生后,对农民收入影响大不大?
“部分地区交通受阻,导致农资供应、家禽运输屠宰、农产品销售等受影响。”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,各地既要防控疫情,又要有序恢复农业生产经营,及时解决农民遇到的难题。
畅通道路,生产转起来。“要是50多万只鸡断粮,合作社至少要损失200万元。”山东平度市富农同好畜禽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良宝说,“肉鸡生产周期就45天左右,眼看着饲料就要见底了,可道路封了,这可愁坏了。”
关键时刻,相关部门出台政策,..时间帮助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,让饲料进得来,肉鸡出得去。郭良宝终于舒了口气。
“屠宰企业及时复工,收购了肉鸡,眼下价格也开始稳步回升,相信再过一段时间,好行情就会回来。” 郭良宝说。
为维护养殖业正常秩序,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措施,不得拦截仔畜雏禽及种畜禽运输车辆、不得拦截饲料运输车辆、不得关闭屠宰场。
产销对接,让农产品卖得出。各地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客商。丹棱县对外来水果采购客商补贴一半房费。“客商集中住宾馆,定期测体温,信息代跑员帮我们**对接,双方不见面也能签合同。”黄国全说。
电商企业助力,水果销售提速。丹棱县根据互联网企业销售额,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。目前耙耙柑快递日均揽件量达5万余单,日均发货量达到40万—50万斤。
李国祥说,“当务之急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。各地可采用农超对接、在线销售等多种方式实现产销对接,相关部门也可相互协作,让主产区和主销区有效对接。”
复工返岗怎么干?
专车专列“点对点”服务,农民工出家门进厂门
春水碧波,田畴染绿。在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官岙茭白专业合作社,一畦畦茭白正拔节挺身,工人们忙着间苗、施肥。
“员工回不来,这可怎么办?”前段时间,过完元宵节,看着自家近500亩地没人干活,蒋良珍一度非常焦虑。
“我在家待得心发慌!”远在上千公里之外的曹玉国也着急。来自贵州瓮安县岚关乡谷才村的他一直在官岙合作社务工,每年能赚5万多元。今年受疫情影响,他无法及时返岗。
一头“用工荒”,一头“闲得慌”,如何解决?黄岩区开展“千辆包车接员工”行动,组织专车从云南永德县、重庆奉节县、贵州瓮安县等地接工人。蒋良珍得知后,赶紧联系,接回了曹玉国和其他20名工人。“还是干活踏实!” 返工后的曹玉国感慨。
疫情会对农民就业带来一些影响。**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,务工收入是农民收入“大头”,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,各地应尽快让农民工早日返岗。
“点对点”服务,从家门到厂门,护航农民工返岗。“一定要做好防护”“听从安排,耐心做好隔离”……在一片叮嘱声中,2月26日,河北康保县42名务工人员乘坐**大巴直达北京。县里目前已“点对点”接送近1000名农民工。
李国祥说,劳务输入地和输出地应相互合作,开通专车、专列、包厢等,对人员科学管理,.大程度减少群体交叉接触。此外,对于自行包车、拼车接送员工的企业,政府也可提供一定补助。
据悉,人社部门已会同公安、交通等部门,成立了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“点对点”服务协调小组。截至目前,**通过“点对点”运送农民工返岗超80万人。
每年春节过后是农民工就业高峰期。疫情当前,农民工好找工作吗?
“我们正紧锣密鼓地招人。” 河北乾信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巩长柱说,“每天销售100吨左右速冻肉鸡,用工缺口不小,企业打算面向周边乡镇招600多人。”
巩长柱说,当下不少村民因无法外出,闲在家里。康保县推出的智能就业服务系统帮了忙。企业发布岗位需求,乡镇收集有就业意愿的群众信息,**对接让农民尽早就业。
李国祥建议,相关部门可采用在线招聘、订单用人等方式,拓宽就业渠道。各地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,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外来人员;对愿意留乡的农民工,应有序推动本地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复产复工,提供技能培训,充分挖掘就近就业潜能。
增收势头怎么保?
一手壮大乡村产业,一手稳定农民工就业,开拓多元增收渠道
“种子联系好了,地也修整一遍了,就等着育秧了。”对陕西汉中南郑区裕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郑富俊来说,今年春耕很特别,“虽说不能扎堆下地,但咱一点都没耽搁,今年好好干,肯定能有个好收成。”
郑富俊的信心来自绿色水稻。“我们这儿山清水秀,土壤富硒,天然适合打‘绿色’牌。合作社探索了一套种植规范:人工拔草,种植紫云英,减少肥药投入。**稻能卖到7元钱一斤,去年收入100多万元。”郑富俊说。
让亿万农民与**人民一道迈入**小康社会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关键。“要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动摇,瞄准影响农民增收的薄弱环节,在产业发展、务工就业、农村改革等方面集中力量补短板,夯实增收基础。”叶兴庆说。
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。“合作社有200多亩地,小麦走订单,每斤比市场价高2毛。发展50多亩稻虾共作,注册‘郯陈’商标,一斤**米能卖到十几元,一亩地纯赚1000多元。今年想办法把品牌打得更响。”山东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农大家庭农场主陈龙信心满满地说。
叶兴庆说,各地应该立足资源优势,发展特色产业,从卖“原字号”到卖精品,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、休闲旅游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,延伸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,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。
“还要把小农户融入产业链。”叶兴庆说,重点培育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鼓励他们通过订单农业、入股分红、托管服务等,带着小农户共同致富。
让农民工“饭碗”端得更牢些。“企业今年还要扩规模,计划招上千人。”巩长柱介绍,岗位向贫困户倾斜,提供专项培训,让他们在家门口上班。
“加快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,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,扶持企业开辟更多就业岗位。同时,要针对市场急需的家政、养老护理、电子商务业务展开培训,帮助农民工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。”李国祥说。
今年**一号文件提出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叶兴庆认为,继续**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。特别是在有条件的地区,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,让资源变资产,农民变股民,深挖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3月06日 18 版)
(责编:杨曦、庄红韬)
【本文来源人民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!】